七月的烈日炙烤着西山荒坡,新开垦的土地蒸腾着热浪。林晚秋戴着草帽,蹲在刚整理好的苗床前,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土壤的湿度。
嫂子,水来了。陆秀兰提着两桶从山泉挑来的水,额前的碎发已经被汗水浸湿。
林晚秋接过水桶,用葫芦瓢舀起一瓢水,轻轻洒在苗床上:要慢慢浇,让水渗下去,不能太急。
这是他们开荒后的第一个育苗试验田。按照林晚秋的规划,这里将培育黄芪、甘草、柴胡三种最常用的中药材幼苗。
马大嫂带着几个军属在旁边整理另一块地,她直起腰擦了把汗:晚秋,这种药材比种庄稼讲究多了。
林晚秋点点头,从随身背着的帆布包里取出笔记本:每种药材的生长习性都不一样。比如黄芪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,甘草耐旱,柴胡则需要半阴的环境。
她翻开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:这是我从省农科院要来的资料,结合咱们这里的气候条件做了调整。
王技术员蹲下来抓起一把土:这土质还是太贫瘠,得先改良。我建议用腐熟的农家肥做基肥。
我已经跟养殖场说好了,明天就去拉些粪肥过来。林晚秋在笔记本上记了一笔,不过要完全腐熟的,生肥会烧苗。
育苗工作比开荒更加繁琐。林晚秋把自家后院改成了临时育苗棚,用竹竿和塑料布搭起简易的棚子。每天早晚,她都要亲自检查温度湿度,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。
这天深夜,陆沉舟醒来发现身边空着。他披衣起身,看见后院还亮着灯。
林晚秋正蹲在育苗棚里,就着一盏煤油灯仔细观察刚出土的幼苗。她的鼻尖上沁着细密的汗珠,神情专注得像在照顾婴儿。
这么晚了,怎么还不睡?陆沉舟轻声问。
林晚秋吓了一跳,回头看见丈夫,不好意思地笑了:黄芪苗这两天该间苗了,我得盯着点。你看,她指着一排嫩绿的幼苗,这些长得太密,得及时分开,不然会影响生长。
陆沉舟看着她被灯光映照的侧脸,心疼地说:明天再忙不行吗?
不行啊,林晚秋摇摇头,育苗最讲究时机。错过一天,可能就会影响以后的收成。
她拿起毛笔,小心地将过密的幼苗分栽到新的育苗盘里。动作轻柔得像在绣花。
陆沉舟在她身边蹲下:我帮你。
夫妻二人就着昏黄的灯光,一棵一棵地分栽着幼苗。夜很静,只能听见毛笔划过土壤的沙沙声。
沉舟,你知道吗?林晚秋忽然轻声说,看着这些幼苗,就像看着希望。每一棵都可能长成治病救人的良药。
陆沉舟点点头:我明白。就像带新兵,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战斗英雄。
第二天清晨,林晚秋带着分栽好的幼苗来到试验田。马大嫂等人已经等在那里了。
今天要移栽第一批黄芪苗。林晚秋把育苗盘放在阴凉处,大家记住,要带土移栽,不能伤到根系。
她示范着挖坑、栽苗、培土、浇水的每一个步骤。军属们学得很认真,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药材种植,动作难免生疏。
林医生,这样行吗?小赵紧张地问,手里的小苗歪歪斜斜的。
林晚秋走过去,耐心地帮她重新栽好:坑要挖深一点,土要压实,但不能太紧。对,就是这样。
太阳越升越高,汗水顺着每个人的脸颊流淌。但没有人喊累,大家都专注地完成着手头的工作。
中午休息时,林晚秋顾不上吃饭,先拿着尺子测量幼苗的株高,记录在笔记本上。
七月十五日,黄芪苗平均株高五厘米,叶片四对......她一边记录一边念叨。
马大嫂递过来一个窝头:晚秋,先吃饭吧。这些苗又不会跑。
林晚秋接过窝头,不好意思地笑笑:得及时记录,这些都是宝贵的数据。以后扩大种植规模,就靠这些经验了。
下午,意外发生了。
正在移栽甘草苗的陆秀兰突然惊叫起来:嫂子,快来看!这些苗怎么了?
林晚秋急忙跑过去,只见刚移栽的甘草苗叶片开始发黄卷曲,有的甚至已经萎蔫。
怎么回事?早上还好好的。马大嫂也围过来。
林晚秋仔细观察叶片,又挖出一棵苗检查根系:是立枯病。可能是移栽时伤到了根,加上今天太阳太毒。
她立即组织大家抢救:快,把病苗都挖出来,用草木灰消毒。健康的苗要立即遮阴。
众人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。林晚秋配制药水,用大黄、苦参等中药材熬制杀菌剂。
这是我根据中医理论配制的,她一边搅拌药液一边解释,既能杀菌,又不会污染土壤。
周婷婷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,站在田埂上冷眼旁观:我说什么来着?药材哪是那么好种的?白费力气。
林晚秋头也不抬,继续手里的工作:失败是成功之母。这次的经验很宝贵。
经过紧急处理,大部分幼苗保住了。林晚秋让陆秀兰记下这次教训:要选择阴天移栽,移栽前要给幼苗炼苗,增强抗逆性。
傍晚收工时,每个人都累得筋疲力尽,但看着抢救回来的幼苗,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。
今天真是惊险。马大嫂抹了把汗,要不是晚秋懂得多,这些苗就全完了。
林晚秋整理着工具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: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。用科学方法种植,遇到问题及时解决。
回到家,她顾不上休息,先把今天的经历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。包括发病症状、处理方法、效果评估,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。
陆王氏看着儿媳伏案疾书的背影,默默盛了一碗绿豆汤放在桌上:趁热喝。
谢谢妈。林晚秋抬起头,突然想到什么,妈,您种过地,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
陆王氏愣了一下,这还是婆媳俩第一次心平气和地讨论种植问题。她想了想说:以前种南瓜也遇到过类似的病,我们用灶底灰拌水喷,效果不错。
林晚秋眼睛一亮:灶底灰含钾,能增强作物抗性。这个办法可以试试。
她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土办法,准备明天就去试验。
夜里下起了小雨。林晚秋睡到一半突然惊醒,披上衣服就往后院跑。
怎么了?陆沉舟被惊醒。
下雨了,我得去看看育苗棚漏不漏雨。林晚秋边说边往外跑。
陆沉舟拿起手电跟出去。育苗棚里,林晚秋正在检查每一个角落,用手电照着观察塑料布是否有破损。
这里有点渗水。她指着一个角落,得加固一下。
夫妻二人冒着细雨,用绳子把塑料布重新固定好。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,但育苗棚里的幼苗安然无恙。
回到屋里,林晚秋一边擦头发一边说:这些幼苗太娇贵了,温度、湿度、光照,哪一样不合适都会影响生长。
陆沉舟看着她湿漉漉的头发,轻声说:你照顾这些幼苗,就像当年照顾我养伤时一样用心。
林晚秋笑了:因为它们都是希望啊。
雨后的清晨,试验田里的幼苗显得格外翠绿。经过昨天的抢救和夜雨的滋润,原本发黄的叶片已经重新挺立起来。
林晚秋早早来到田里,测量记录着每一株幼苗的变化。
株高平均增长零点五厘米,新叶萌发......她认真地记录着。
马大嫂等人陆续到来,看到幼苗的恢复情况,都惊喜不已。
晚秋,你的药水真管用!小赵兴奋地说。
林晚秋摇摇头:不全是药水的功劳。昨夜这场雨也很及时,雨水里含有的微量元素对幼苗生长很有好处。
她翻开笔记本,在新的一页上写下:七月十六日,雨后观察。立枯病得到控制,幼苗恢复生长。经验:及时发现、科学防治、土洋结合......
阳光洒在试验田上,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。林晚秋知道,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,后面还有无数困难等着他们。但只要像照顾这些幼苗一样,用心、用科学的方法去做,就一定能看到收获的那一天。
喜欢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请大家收藏:(m.bokandushu.com)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